烟台烟薯种植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作为烟台农科院定点烟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该基地通过政府主导、科研院所和合作社联动模式,以先进技术筑牢甘薯产业根基,推动传统红薯产业焕发新生机。

基地以“守护乡土本色”为根基,联合省、市、县三级农科院建立胶东红薯种质资源圃,收集保护招远蜜薯、夏甸紫冠等16个地方特色品种,其中濒临失传的老藤薯通过组培技术成功复活。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种质资源,还带动周边13个村庄发展特色种植,形成规模化效应。

在公益助农方面,基地创新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机制,通过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带动101户社员和周边农户规模化种植。2024年夏季栽种期,每天有200余名村民参与红薯种植,人均日工资超百元,全年为农民增收开辟绿色通道。合作社还联合烟台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专家开展田间培训,累计培养数百名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农人。

科技赋能产业是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基地与烟台农科院深度合作,引入滴灌技术和9个新品种试验田,包括美芋莎、济薯35等高附加值品种,亩产稳定在4000—5000斤。烟薯25因流油蜜薯特质成为网红产品,种植面积井喷式增长,覆盖全国市场。

2025年,基地以银山后村100亩育苗基地为中心,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构建科研校所基地企业农户联结模式,打造育-种-售一体化产业链,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能。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烟薯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在金融支持方面,蓬莱农商银行累计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93.46亿元信贷支持,较年初增长3.94亿元。通过提供支付结算、线上办贷、社保惠民等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薯农的资金压力,助力烟薯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