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牌香烟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一种面向农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廉价香烟品牌。这一时期,由于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任务,要求各地卷烟厂生产经济牌香烟,以满足普通民众的基本需求。
经济牌香烟的售价通常定在8分钱左右,因此俗称“一毛找”,意思是花一毛钱还能找回一分钱。在当时,这种香烟是市场上最便宜的,与之相比,售价1角钱的香烟已经算是比较高档的了。经济牌香烟的名称来源于毛主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口号,这一口号最初在延安时期提出,后来在60年代再次强调,旨在号召人民群众效仿延安大生产运动,共同度过经济困难时期。
经济牌香烟的生产原料主要采用廉价烟草或其他品牌香烟的角料混合而成,烟标设计也较为简单,甚至有些卷烟厂使用双面标,即正面是一个品牌烟标,背面是经济烟烟标。由于各地卷烟厂自行生产,经济牌香烟的烟标并不统一,设计花样繁多,大多数烟标上的图案与工农业生产有关,有些甚至只是在白包纸上加印“经济香烟”字样,没有任何图案。
1963年,徐州卷烟厂生产的经济烟上印有“响应号召,增产节约,提高品质,简化包装”字样,点明了经济烟存在的价值。经济牌香烟的生产遍布全国,成为当时普通民众的主要选择,也是那个时代特殊经济背景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