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工厂货源主要来自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的各省级中烟工业公司,这些企业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规划进行生产与调配。根据最新市场行情,全国共有37家卷烟工业企业获得生产许可,其中云南中烟、湖南中烟、红塔集团等头部企业产能占比超过40%,其货源主要流向全国性流通渠道。
从地域分布看,货源中心呈现“南烟北调”格局。云南曲靖、玉溪等烟叶主产区工厂主要供应云烟、红塔山等品牌,通过昆明中转站辐射全国;湖南常德、长沙基地生产的芙蓉王系列则依托武汉物流枢纽向华中、华东配送;山东济南、福建厦门等工厂则重点保障区域品牌的市场供应。
在销售渠道方面,工厂货源分为三类:约60%通过省级烟草公司批发给零售终端,约25%供应机场、高速服务区等特殊渠道,剩余15%为出口订单。2025年数据显示,整条批发价普遍较零售价低15%-20%,如利群新版条盒批发价122.96元,终端零售约140元。
值得注意的是,工厂货源存在严格配额管理。以牡丹(软)为例,上海烟草实行“每周1-2条”社区配额制,导致江浙沪地区间歇性断货;而利群品牌因销量稳定,浙江本地市场甚至出现“整条赠送打火机”的促销(利群软蓝批发价159元/条)。
特殊版本货源更为稀缺。如大重九纪念版需通过中烟直营店预约购买,大重九侧开式硬盒虽单盒98元,但工厂月产量不足5万条;牡丹(软)“333”编号香烟因批次标识被误解为优质品,温州等地炒价高达3000元/条,实际烟丝配方差异率不足0.3%。
当前市场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减害产品货源增加,如大重九9mg低焦油版本通过纳米滤嘴技术截留78%有害物质;二是保湿版香烟受北方市场欢迎,娇子宽窄如意保湿版溢价40%;三是区域品牌保护加强,芙蓉王在湖南本地占比达85%,外省货需加价2-3元。